@大学毕业生,你关心的就业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大学毕业生,你关心的就业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岚介绍了本市最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促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市国资委总经济师陈东、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大家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一一作出解答,一起来看现场实录↓
疫情以来,上海高校毕业生很担心找工作问题。请问市教委在上海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感谢提问,感谢为本市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的所有企事业单位。我带个货,上海大学生们是优秀的,上海的大学生们不会让你们失望,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招贤纳才。
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本市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就业群体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用人需求有所下降。特别是传统线下招聘活动暂停,大学生赴用人单位实习和双向选择的渠道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我们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制订出台应对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2月18日,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全市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各高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动作为,开展网络招聘工作。3月14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出台激励政策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段时间,本市相关部门发布了促进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九大行动,包括面向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5800人,专项招聘文体人才2000人等。
二是全力突破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难点。一是搭建平台,组织各类毕业生网络招聘。自2月起,举办系列大型网络招聘会和专项网络招聘会,参与组织教育部网络招聘服务的双通道招聘活动,形成“天天有市场、周周有专场”的全天候网络招聘大市场,引导毕业生采用线上求职。3月以来,已组织了十多场面向本市高校毕业生的综合或专场网络招聘会,动员2.3万余家用人单位共提供岗位23万余个/次,超过了原先预计的用人单位数和岗位数。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招聘和宣讲活动,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工作岗位。我们还开通了随申办大学生就业随申码,打通就业服务全流程网上办理,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提供便利。
二是拓展渠道,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例如,市民政局专门拿出1000个社区工作者岗位面向本市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市公务员局提出在本年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中,适当向高校应届高校毕业生倾斜;动员更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扩大研究生和专升本的招生规模,本市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扩招硕士研究生3250人,专升本招生计划由全市高校专科毕业生总量的8%增加到10%,扩招专升本学生2032人。同时,我们也推出了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和科研助理岗位。
三是增加岗位,深挖各级各类用人单位需求。要求中央在沪企业、市属和区属企业,在今年新增岗位中拿出不低于50%的招聘计划,面向本市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市经信委、国资委、商务委等单位共动员3000多家单位提供了多个招聘岗位;“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招录规模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倍。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在就业渠道开拓、就业岗位增加等方面继续发力,特别是对于就业困难、家庭困难,以及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地区的毕业生,采取“一生一策”的方法,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机会。另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稳妥推进线下招聘活动和岗位实习见习工作。
在这里特别想对应届毕业生和毕业生家长们提三点建议:一是认清形势,增强信心。一方面,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也要有信心,天生我才必有用。上海的就业机会很多,我们出台了很多支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办法和举措,为大家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帮助,也请大家合理设置心理预期。
二是减少观望,建议先就业再择业。当前,高校毕业生中“慢就业”的现象日渐凸显。有一些同学感觉网络招聘会很多、岗位也不少,以为就业形势没有那么严峻,还在等待、观望。我们看到网络招聘会的后台统计数据,很多招聘会提供的岗位数远大于简历投递数,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要认识到目前的招聘规模和岗位需求,是我们各方动员努力支持的结果,希望同学们珍惜这个机会。
三是更新观念,理性择业。我们调研发现,一方面,很多岗位招不到毕业生;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有人无岗”与“有岗无人”并存,“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原因之一是: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选择读研或者管理岗位就业意愿强烈,基层、一线等相对艰苦的岗位去的人不多。在这里建议年轻人不要怕吃苦,越是基层、越是一线岗位,越能熟悉情况、越能锻炼人。这次推出的村官计划、“三支一扶”、社区工作者等都是基层岗位,欢迎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工作队伍,去帮助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同时也鼓励大学生参军,到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锤炼自己。
我想问一下市教委,今年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落户问题非常受各界关注,今年有什么变化?
感谢你的提问,今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总体保持稳定,相关通知文件已于6月9日周二正式发布,考虑到疫情影响,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沪申请本市户籍集中受理工作一方面往后延迟了两个半月,另一方面在年底增加了一批,所以现在第一批是2020年6月15日到2020年8月28日,这是第一批受理时间,第二批受理时间是2020年11月30日到2020年12月31日,这样的话尽可能为应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留出足够的申办时间。
同时我们还将结合“一网通办”的要求,对申请、受理、审核等环节进行优化整合与流程再造,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摄影:刘晓晶
编辑:张奥
上观号作者:上海教育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上海宣布“抢人”!清华北大本科应届生可直接落户,一线城市PK升级
- 因第一学历 上海交大博士求职被拒 不被国家承认却是用工筛查标准
- 今年非沪生源毕业生落户标准72分 针对紧缺急需人才
- 上海的公办专科学校名单 上海本科类院校
- 长春985毕业生3万人才补贴什么时候发
- 主考院校上海交大拿到自考本科学位证书要什么条件
- 专科可以考研吗?
- 开出年薪10万美元的美国,和在国内相比,毕业生会选择哪一个呢
- 最新!C9高校就业报告出炉!清北复交的毕业生去了哪里?
- 上海毕业生租房补贴 上海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2021
- 成人自考本科能考研吗 要求是什么?
- 2019年初中起点学历班、高中起点高技(大专)班火热报名中
热门文章
- 赶紧收藏!深圳公积金怎么用?公积金提取攻略,都在这了!
- 深圳拟修改入户规则,政策全面收紧,大专生不再直接核准落户
- 新政出台!深户+3年社保才可购房!豪宅线变750万!离婚3年受限
- 无忧入深户,让您生活更无忧
- 深圳非深户的中考生看过来吧,坪山高级中学可能真的有机会
- 南山家长,少儿医保统一申报已启动,抓紧时间参保缴费
- 留学生该怎么入深户,需要哪些材料,不知道你就亏大了
- 继深圳之后,杭州落户政策或收紧!人才引进门槛升高
- 一评|深圳人才引进积分入户何时恢复,应给市民颗定心丸
- 2022年深圳市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补助政策及申报,补贴20万
- 外地人到深圳就医可直接刷社保卡,这81家医院可办理
- 深圳小产权房能够落户了?当心被忽悠!
最新文档
- 请问往届毕业生可以考选调生吗?如果可以需要什么条件?
- 上大学要不要转户口。我被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专科录.
- 第二轮抢人大战?两座新一线城市又出新政:不是本科,也算人才
- 复旦大学博士(从专科到复旦博士)
- 重磅!QS世界排名Top20院校宣布:我们只认可这些中国本科院校!
- 赚钱套路新升级!大专生力证自己努力学习,每天直播考研
- 本科迁到了学校集体户口,应届跨省读研,户口应该怎么从本科学校迁到研究生学校?
- “离沪潮”后出现“返沪潮”,为挽回人才,这类毕业生可落户
- 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连复交都被歧视了?
- 通过什么方式学习可以快速获得本科学历
- 我是10年大专毕业,工作一年了,感觉学历不够,想升本,能升吗?
- 上海成人自考大专报名条件有哪些